紅網株洲站11月22日訊(株洲晚報首席記者 李卉)11月21日下午,株洲蘆淞區蘆淞大橋附近某小區居民們陷入了群體性激憤、痛心之中,這種強烈的情感來源於一個1歲半孩子的受傷:孩子頭部磕出兩個大血包,腫得老高,孩子的媽媽和奶奶都在旁邊,兩人情緒幾近崩潰。
  為“搶”孩子 婆媳兩人吵起來
  關於孩子受傷,大家說法不一,但對於孩子受傷前因的表述大致相同——奶奶想將孩子帶回瀏陽老家撫養,媽媽不肯,於是發生了爭吵,繼而有了身體碰撞。
  孩子受傷的地點位於小區里健身器材附近。有鄰居說,中午1點半左右,看到奶奶抱著孩子到了健身器材附近,媽媽追出來,想阻止,情急之下,媽媽把孩子搶了過來,隨後孩子就掉地上了。還有鄰居流著眼淚說,21日上午,孩子在沒有任何人看護的情況下,獨自在小區麻將館附近遊蕩。
  孩子的媽媽說,自己是在與老人的爭奪之中,不小心失手摔傷了孩子。
  隨後,蘆淞警方與這家人的其他家屬陸續來到現場。
  孩子的傷情沒有大礙,但擺在警方面前的是這家人“冰凍三尺”的矛盾。
  一人照顧倆小孩 “70後”媽媽很崩潰
  孩子的媽媽瞿女士說,她與丈夫都是“70後”,婚後多年都沒有懷上孩子,後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,才得來這一對龍鳳胎,當然非常疼愛。瞿女士為了生養小孩,沒有再去工作。“我們請不起保姆。我自己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,還要做家務,真的要崩潰了……”瞿女士說,自己的父母已經過世,只有一個姐姐,有時候過來幫幫忙,但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。
  之前,公婆也從瀏陽老家趕來幫忙帶孫子,可惜婆媳之間矛盾頻繁、爭執不斷,公婆又黯然回了老家。
  瞿女士希望丈夫找到解決的辦法,於是兩口子也賭起了氣,孩子就成了賭氣工具。
  對於鄰居講述的21日上午孩子“獨自流浪”事件,瞿女士解釋,她是算準了小區的居民會打電話告訴丈夫才有此舉,想藉此給丈夫施加壓力。她強調,自己並沒有讓孩子落單,而是一直躲在遠處默默觀察著。
  丈夫接到鄰居電話後從單位趕回了家,同時聯繫了自己的父母。得知孫兒孫女受了委屈,爺爺奶奶中飯也沒吃,急匆匆地從瀏陽趕到株洲,想帶走孩子,由此與兒媳發生了爭執,出現了孩子受傷一事。
  昨天下午,警方組織這家人進行了調解。截至記者發稿時,調解工作仍在繼續。
  【延伸閱讀】
  孩子怎麼帶?聽聽專家建議
  記住“有效陪伴、正面能量”兩組關鍵詞
  雖然這個事件屬於極端個例,但根據警方矛盾調解中心的數據,婆媳之間的矛盾並不少見,特別是第三代出生之後,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產生的爭端更多。
  記者採訪了株洲市10對在2012年、2013年生了小孩的年輕夫妻,發現沒有一對年輕父母可以兩人“搞定”孩子的,要麼是求助於雙方父母,要麼是請保姆幫忙。
  有10年從業經驗的資深幼教老師閆邵博介紹,孩子3歲之前,都屬於模仿期,身邊人物、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,所以父母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、美滿的環境,要特別註意自身的言行舉止。
  閆老師認為,孩子出生後應該盡可能地與父母待在一起,若因現實原因做不到的話,父母也應在“有效陪伴期”內,給孩子正面的引導。“一個帶了一整天孩子,怨氣衝天、不斷抱怨的媽媽,和一個已經一天沒有見到孩子,但熱情可愛、不斷與孩子互動的媽媽,後者更可取。”閆老師建議,年輕夫妻最好保證每天都與孩子有3-5個小時的“有效陪伴期”。
  “我認識一對上海的夫婦,工作相當忙,孩子也是輪流放在雙方父母家照顧。但是他們堅持每天晚上乘地鐵去父母家,給孩子講兩個小時的故事、帶孩子洗個澡,這非常好。”閆老師說,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,往往會表現得缺乏自信、膽小、不合群。  (原標題:為“搶”孩子婆媳兩人吵了起來 無意間孩子掉在地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wdeeook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